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在组织建设上“齐步走”、乡风文明上“正步走”、产业发展上“跑步走”,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着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在组织建设上“齐步走”,提升乡村振兴“凝聚力”。一是聚焦凝心铸魂,筑牢党建根基。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抓实理论学习,充分运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载体,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5次,宣讲10余次,讲党课30余场。邀请市、区两级党校师资库成员举办党员全覆盖培训班,培训党员660余名。开展“线上推送+送学上门”活动,通过“两微一端”推送学习资料100余次,送学上门20余人。持续增强镇村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聚焦固本强基,建强队伍体系。充分结合7个村(社区)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需求,选拔培养村(社区)书记和“两委”后备干部28名,平均年龄38岁。加大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乡土人才和返乡大学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力度,目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38名,发展党员11名。持续选优配强基层骨干队伍。三是聚焦正风肃纪,深化廉政建设。坚持“转作风、提效能、办实事、优环境”,围绕柏隆镇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抓落实。开展监督检查40余次,处置问题线索9件、立案6人,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人次。深入实施“群众急难愁盼”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个。开展有事找纪检接访40余次,收集问题70条,已解决66条。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深耕群众沃土,在乡风文明建设上“正步走”,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一是着力阵地打造,推动乡风文明落地见效。整合便民服务中心、人大、纪委、综治等资源力量,精心打造凤泉社区古树议事厅、清和村清诚议事堂、红花村清诚议事亭等文化传播阵地,为村民休闲议事、参与文体生活提供场地,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推广运用“川善治”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设立线上服务和村民说事窗口,回应环境治理、生产安全、基础设施等村民关切问题,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起,解决群众反映诉求31件,完成花鸟市场新建、鸡鸭市场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二是着力宣传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化民成俗。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发放传单、坝坝会等形式,及时宣传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动态,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今年以来,柏隆镇举办重阳节、国庆节、庆新春等各类文艺活动20余场,举办镇元桥村大田景观区妇女竞走、清和村广场舞大赛等趣味比赛,用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演出方式,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感化群众。三是着力培育选树,促进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用好道德红黑榜和身边好人榜,定期开展“孝子孝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育选树最美家庭14户、星级文明户21户,评选出全镇“孝子孝媳”28人,通过身边典型的选树活动,在柏隆镇各村(社区)形成比文明、比道德、比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加强。
坚持务实笃行,在产业发展上“跑步走”,点燃乡村振兴“创造力”。一是完善规划,下好产业发展“长远棋”。对标省委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确定了以“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农文旅融合”为主要内容的“筑一接二连三”发展蓝图。先后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大田及智慧农服中心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提升及产业项目,将发展思路同建设内容紧密衔接。二是提前谋划,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按照“聚焦农事服务,强化数字赋能”的产业发展思路,密切关注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聚焦国家重大规划,建立镇级项目库,实行滚动入库。今年以来,总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总占地15亩的“农立方”创新性农事服务中心,为柏隆镇农业园区提供耕、种、防、收、烘、储的全过程农事服务;建设300亩智慧大田,综合运用物联网传感、水肥一体、多光谱等技术,最大限度提高亩均收入,为农业园区智慧农业提供参考样板;成功争取德阳市历年来“以工代赈”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总投资754万元,带动23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践行助农增收。三是摸清底数,下好产业发展“优势棋”。建立健全闲置资产综合信息动态台账,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通过用好土地文章找增量、用实项目资金增流量、用足现有资源活存量,进一步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成功申请中省扶持村集体项目3个,在柏隆镇率先成立“一朵红花”强村公司,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围绕资产盘活、乡村经营、农资农品销售、物业服务、工程承揽、劳务派遣等六大业务板块开展业务,最大力度促进集体资产增值获益,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供稿单位: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