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热线

深耕沃野 再织锦绣

城事 通讯员:陈建佳 1062℃

【编者按】建立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先进典型工作室是我省为持续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做法。不久前,本刊推出广安、成都的两个先进典型工作室建设相关报道,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从本期起,我们将继续推出部分先进典型工作室报道,敬请垂阅。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陈艾婧

今年2月,广元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如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作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成效?广元市农业农村局精选骨干人才,组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并下辖8个农业产业工作推进组。

“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借助工作站集中直接服务农村产业的力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直接的服务。”工作站牵头负责人、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邢显锟说。

提能干部本领“硬起来”

“及时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源头可追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9月26日,广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干部刘洪明从检测台走上讲台,以《农产品的科技之旅——一份农产品检测报告出具全过程》为题,从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向局领导、干部职工展示了农业科技的无穷魅力。

台上讲得格外认真,台下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工作站创新开设的“三农讲堂”上的一幕。

近年来,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的殷殷嘱托,致力于培养忠诚担当、技能过硬、务实为民的“三农”队伍。然而,农业专业方向各有侧重、面对问题各有不同,如何帮助干部职工提升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精准把握干部职工的需要是关键。

以需求为导向,工作站改变“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开设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三农讲堂”。不仅聚焦“三农”工作新任务、新政策、新举措,还随时根据各科室提出的需求,结合农时农事与当前的工作重点推出自选类课程。

“‘三农讲堂’既打破各科室间的专业壁垒,让干部职工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三农’全方面工作,又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能力。”邢显锟说。

助农八个“专班”来服务

微风拂过,连片稻田涌动层层稻浪。9月30日,在广元市剑阁县元山镇粮丰村,剑阁县新鑫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育新的600多亩稻田已进入收割期。“今年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20公斤以上,其中高产田平均亩产增产70公斤以上。”杨育新兴奋地说,“这离不开粮油产业工作推进组的帮助。”

杨育新口中的粮油产业工作推进组,是工作站立足广元资源禀赋,统筹发展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保障性产业和茶叶、猕猴桃、肉牛羊、土鸡、生态渔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整合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等多方资源,组建的8个农业产业工作推进组之一。

今年8月下旬,广元部分地方出现了高温天气,降水量减少。眼看高温叠加少雨造成水稻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日灼,杨育新着急万分。于是,他找到了“老熟人”——粮油产业工作推进组专家、广元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华。

很快,王华就同由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市植保植检站等科室(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粮油产业工作推进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接下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作物田间管理……”王华蹲在田坎上,耐心地传授当前田间管理要点。

据了解,工作站每个农业产业工作推进组(即一个工作专班)均由1名局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成员由若干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推进组会不定期通过现场讲解、田间地头指导示范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农业技术服务。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像杨育新一样的种粮大户通过相关推进组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实现了增产增收。前不久,经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现场验收测产,粮丰村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田亩产774.26公斤,较去年剑阁县平均单产增加了248.26公斤、增幅47.2%。

兴业让更多项目带动群众增收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土鸡产业工作推进组专家黄钦柯(左)实地指导选育工作。供图/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有养殖技术指导,有销售渠道,还能示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9月11日,在听完土鸡产业工作推进组带来的“1233”代养模式宣讲后,朝天区羊木镇东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霞吃下了“定心丸”。

在这之前,李海霞一度对这一模式持怀疑态度:“万一养不好,赔了钱咋办?”

“1233”代养模式,即“1个标准化养殖场、批次存栏2万只鸡、年出栏3批鸡、增收30万元”。在这种模式下,由企业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技术等,村集体负责修建鸡场和沟通协调相关问题,养殖户进行集中养殖和管理。鸡达到出栏标准后,企业再按合同约定的固定价回收。

为了推广这一模式,土鸡产业工作推进组专家、广元市畜牧种业管理站站长黄钦柯早有准备。他先是与推进组成员实地调研,分析论证东山村肉鸡养殖的可行性;接着又主动对接本地家禽养殖龙头企业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宣讲,就项目用地、建设、管理,疫病综合防控等问题,与村民现场交流。

在宣讲会上,黄钦柯表示:“我们将全力配合农户做好管理,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为养殖户保驾护航。”

村民收入有了保障,集体经济有了盼头,李海霞和东山村大多数村民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如今,在工作站牵线搭桥下,东山村已形成代养方案,计划在本村建设占地1200平方米的双层标准化圈舍2栋,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配套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广袤田野间,新的耕耘还在进行,新的希望正在酝酿。邢显锟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强化对接农业企业,汇聚更多‘金点子’、挖掘更多金项目,以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