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阳市绵竹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立足特色、真抓实干、创新求变,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聚焦“头雁”强队伍,增强引领发展新高度。
创新实施村级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拼闯劲头。一是政治引领严把关。建立任职资格测试、常态分析研判等把关机制,实行公开遴选、全程跟踪管理;建立末位“必巡必审”机制,将各乡镇年度考核排名最后的村(社区)纳入县级专项巡察、审计。二是情感引领聚合力。打造“头雁引领展示中心”,创新“支书主题日”,选树“引领之星”,组织沉浸式党建活动,持续激发工作热情;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构建“基本报酬+职级补贴+学历补贴”薪酬体系,建立16级岗位职级晋升机制,常态面向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招录事业人员、公务员岗位,拓宽晋升渠道。三是典型引领促争先。激励“岗位创新”,实行短周期、差异化考核;建立“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明确经营管理人员可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激励报酬,引导争先进、当先进。着眼“共富”谋发展,挖掘合作共赢新深度。
牢固坚持“共富”理念,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发展形式和共建机制。一是统筹资源保障。建立集体经济项目库,以共富项目筹集财政、金融、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资金,挖掘本土特色、凝聚发展合力;建立年度资金库,统筹各方资金,向薄弱村倾斜;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统筹选派驻村干部、金融人才等助力发展。二是实施消薄计划。实施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破十创百”行动,建立县域内跨镇跨村抱团发展机制,实行“八个一”措施,“一村一策”制定消薄方案,实现强村稳定发展、弱村跨越提升。三是搭建共建平台。抢抓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搭建“头雁强村·融圈共建”合作平台,定期选派村“两委”班子成员赴省内先进地区跟岗锻炼,探索与省外知名强村建立“问题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合作框架,实现更高水平的共谋、共建、共富。立足“特色”创优势,跑出本土经济新速度。
紧密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新样板。一是做好前瞻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多规合一”编制村庄规划。二是打造品牌产业。依托“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分类形成“文旅+民宿”“园区+服务”等产业经济,菌菇、玫瑰等特色农作物经济,滑翔、滑草等户外运动经济,发展绵竹品牌。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在孝德镇年画村试点推行支部干好平台搭建、部门干好文化推介、协会干好技术培训、村民干好订单生产、企业干好市场运作、集体分配发展收益“五干一分”发展模式,成功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在清平镇盐井村,探索创新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三变”模式,3年内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零突破至百万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势见效。